利津縣鹽窩鎮的肉羊養殖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歷經20多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山東省內最大的肉羊育肥基地,被認定為省級特色產業鎮。隨著近年來羊肉價格持續走高,養殖戶的效益看漲,趁著行情好,有人想擴欄,有人想改善配套設施,以前養殖戶都是靠抵押、找保人從銀行貸款,不僅求人難,利息也高。2019年8月,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華祥在鹽窩鎮調研時第一次見到肉羊養殖戶老尚,老尚抱怨“現在貸款難啊,咱‘求爺爺,告奶奶’,因為沒有房子抵押,也找不到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擔保,根本貸不到款”,像老尚這樣因為發展受到資金制約的農戶比比皆是。
為此,山東農擔黨委聚焦當地肉羊養殖產業融資難貴煩的突出問題,在鹽窩鎮成立專班、開展攻堅。一方面,加強農擔政策宣講,讓地方政府和老百姓都了解政策,并根據當地實際,制定了針對性強的擔保方案;另一方面,將農擔政策、產品方案、目標客戶名單向所有銀行開放、向全社會公開,引導合作銀行公開利率、農業經營主體自主選擇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產生了“鯰魚效應”。以老尚為例,通過審查審批拿到了100萬元貸款,“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借隨用”,由其配偶和女兒提供反擔保,自有的肉羊養殖場地和存欄肉羊簽署以物抵債,老尚再也不用犯愁了。
經過1年多努力,農擔已為鹽窩鎮918戶“老尚們”融資4.87億元,業務覆蓋面在90%以上,養殖戶融資成本下降到2.1%,建起了現代化的產業園,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得以回鄉創業,有力助推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截至目前,鹽窩鎮肉羊養殖戶1100余戶,存欄規模達到80萬只以上,年可出欄約200萬只肉羊,銷售收入近40億元,逐步形成了圈養、育肥、屠宰、活羊外銷的生產模式,有效帶動了肉羊屠宰加工、飼料銷售、運輸、有機肥生產等多個行業發展,農擔政策性工具的撬動作用不斷顯現。
為農戶節省了資金成本。山東農擔與合作銀行共同為當地養殖戶辦理養殖貸款,肉羊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收入顯著增加。通過農業信貸擔保,合作銀行放款利率在5%左右,在享受貼息政策后,農擔項目平均貸款成本僅為2.1%,比原來農村實際融資成本下降80%以上。養殖戶石振成說,“貸100萬的話,月成本4厘多,貼息返下來也就2厘多,一年算下來能省六七萬”。
破除了擔保圈、擔保鏈。原先大部分養殖戶從銀行貸款主要是在當地農商行通過相互之間擔保辦理貸款證,一個存量業務比較集中的村就是一個互保圈,各村之間養殖大戶又相互擔保形成擔保鏈,鹽窩養殖較為集中的12個的村養殖戶之間就是一個大的擔保圈。一旦有個別的養殖戶因為經營出現風險,無法償付銀行借款就會產生連鎖反應,造成區域性金融風險。農擔公司主要以家庭內部成員提供反擔保,不再追加外部擔保,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當地的擔保圈。
助推了肉羊產業轉型升級。鹽窩養殖原來主要是以村為單位,在荒地和鹽堿地上養殖。2019年當地黨委政府規劃肉羊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基地,總投資3.6億元,占地3560畝。農擔公司聯合銀行對進駐該園區的養殖戶從養殖場地基礎設施建設到建成后養殖,分階段提供資金支持,通過財政金融協同支農,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提高了養殖戶幸福指數。目前大部分養殖戶的喂養模式仍然是采用人工拌料,用推車撒到喂養槽里,同時還要給肉羊飲水點添加淡水,勞動強度大、效率低。通過信貸資金的支持可以將原來養殖場進行改造,添置自動拌料機、撒料機和上水機。原來兩個人接近一天的工作量,現在一個人4個小時就可以輕輕松松完成,勞動強度大大降低,其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將大幅度提升。
4月10日,魏華祥再次來到東營利津縣鹽窩鎮,在黃河口灘羊產業園見到了1年半前還對農擔政策不了解的老尚,老尚高興地說:“農擔政策好啊,利息不高,咱使得起,國家又替咱作保,原來還真沒想到有這樣的好事”。
魏華祥在調研中表示,山東農擔就是為老百姓辦實事的,下一步將聚焦破解融資難貴煩,扎實開展“客戶直通”攻堅,建立與客戶“點對點”聯系,擴大利農惠農政策知曉度;優化業務流程,完善惠農云APP,加快推動保費收取、財政貼息等線上辦理,切實增強客戶體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梳理當地產業集群、產業鏈情況,摸清養殖戶資金需求,推動銀擔聯合授信,推進全產業鏈增信、賦能,促進鹽窩鎮羊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