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沒有這個‘大家伙’,我們的蜜桃每斤要少賺5毛錢,萬一遇到下雨天,還得全員停工?!泵申幙h旭日綠果合作社負責人姜義業指著身邊一組大型冷箱說道。讓姜義業喜出望外的“大家伙”,是魯擔(山東)城鄉冷鏈產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擔產融公司)布局在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模塊化組合式冷箱。
去年7月,蒙陰蜜桃喜獲豐收,本是銷售旺季,姜義業卻不敢接太多訂單。原來,蒙陰蜜桃儲存時間較短,六七成熟就得采摘,口感難保證。而最近的恒溫庫離合作社的中轉分揀倉也有20公里,而且庫容小,極大限制了公司發展。
“多虧及時用上冷箱,我們敢采摘八九成熟的蜜桃了,桃子的保存期也從十天延長到一個月,品相口感也更好?!苯x業說。
魯擔產融公司布局在田間地頭的模塊化組合式冷箱。
一直以來,冷鏈物流是山東省農產品流通的最大短板,存在現有產地冷鏈建造標準低、功能單一、利用率低,新建受制于投資來源、盈利預期、土地約束等問題,嚴重制約農業轉型升級步伐。為了解決這個曾一度困擾姜義業們的難題,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農擔公司)成立魯擔產融公司,啟動基于移動冷鏈設施的數字供應鏈金融試點,用“追花逐蜜”的理念,布局智能化、移動式冷箱設備,延長了農產品保存期限,通過錯峰銷售實現農產品升值和農民增收,有效解決了農產品因“最先一公里”冷鏈缺失導致的賣難問題。
“我們也利用冷箱搭載的物聯網技術獲取生產、加工、倉儲和物流數據?!鄙綎|農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魏華祥介紹。
而“接盤”這些數據的,正是魯擔產融公司的“同胞兄弟”——魯擔(山東)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魯擔數科公司)?!巴ㄟ^魯擔數科公司的大數據平臺歸集數據,加工形成金融級數據和客戶白名單,推送給銀行,產業鏈上種、儲、加工服務主體都可以獲得貸款支持?!蔽喝A祥說。
目前,模塊化組合式冷箱已在蒙陰縣水蜜桃產區、博山獼猴桃產區、濱城區白對蝦產地等多個特色農產品產地成功落地見效,不但為農產走得更遠、農民增加收入墊下了基礎,也為產業鏈上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獲得金融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持。
“‘最先一公里’是產融賦能的開始。未來,產融賦能將深入全產業鏈?!鄙綎|農擔公司擔保業務部部長孟紀庚表示,“比如,我們可以組織糧種、肥料等集中采購,帶動農資供給方提質降價讓利于民;農民遇到種植、養殖技術難題,我們可以組織科研院所、農技企業相關專家上門提供技術服務,等等。在助農的同時,可以獲取到更加豐富精準的產業數據,有這些數據支撐我們優化產品方案、拓展客戶、防控風險,擔保主業開展起來會更加游刃有余。這樣就能最大化發揮金融杠桿的作用,助推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span>
乘數字化東風和移動冷鏈設施落地利好,山東農擔公司加緊布局,在沂水、臨淄、博山、日照等地區建設四大核心功能性園區,構建集倉儲、加工、電商、交易、供應鏈金融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數字化智慧園區。同時,全面搭建面向產業上游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農業經濟主體,以業務中臺為核心、以B2B線上交易系統為基礎、以倉儲物流管控為抓手的創新性產融增信交易平臺。此外,還計劃構建覆蓋全省的“區域管理中心+縣域服務中心+基層服務站”的三級農業綜合服務網絡,形成集政策金融、科技培訓、產品加工、農技服務、數據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多元化共享型農業服務新格局。
“借助核心功能性園區、模塊化組合式冷鏈裝備、數字信息平臺、農業綜合服務網絡,對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風控鏈等鏈條賦能,借助數字化全方位搭建城鄉冷鏈產融生態平臺。”魏華祥說,“在破解農業融資難貴煩的同時,有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和農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