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0月22日電(丁宇飛)走進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沒有比道路兩邊郁郁蔥蔥的獼猴桃果園更吸引人注意的了。
已經是十月中旬,源東村村民王志廣家果園的果樹上還掛著自然成熟的獼猴桃,獼猴桃果身已經微軟,用手輕輕揉捏一圈,直接將吸管插進果皮吸食果汁果肉,爽口酸甜的汁肉讓人回味無窮。
源泉鎮位于魯山北麓、淄河上游,全鎮森林覆蓋率達56.5%,是淄博市特級水源保護地,優美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小氣候使該鎮成為山東省種植獼猴桃的最佳區域。優質的種植環境造就了優質獼猴桃,博山獼猴桃果肉翠綠,晶瑩剔透,如同翡翠,如同“碧玉”。2012年,博山“碧玉”獼猴桃被授予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我們這個獼猴桃味道非常好,香甜微酸爽,花草的香、蜂蜜的甜、微微的酸爽,酸甜度是黃金比例味道非常好。熟的獼猴桃捏一捏、揉一揉,成了天然的果汁,天然的VC果汁。”王志廣種植獼猴桃多年,說到博山獼猴桃的優點,他侃侃而談。
博山獼猴桃口感純正、酸甜適度、細嫩多汁、芳香濃郁,但優勢同時也增加了其在存儲、運輸和銷售等的難度。
“為了保證品質,我們的獼猴桃得晚采,采摘期也就20多天。普通的冷庫和傳統的冷鏈物流沒有辦法保證獼猴桃的品質,需要短期內將獼猴桃賣出,集中銷售、銷路分散這些問題又導致價格不穩定,很多年了都沒得到解決?!蓖踔緩V說。
酒香也怕巷子深。存儲、運輸和銷售等方面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博山“碧玉”的品牌就很難被打響。存儲時間短,在大的市場和平臺沒有足夠的銷售期,無法產生市場黏性。博山“碧玉”獼猴桃的名氣也更多局限在當地,想要打出全國性的知名度任重道遠。
為助力博山獼猴桃產業更好更快發展,2021年初,博山區政府與魯擔(山東)城鄉冷鏈產融有限公司簽訂數字農業先行區建設及獼猴桃產業提升合作協議。合作內容包括推動實施博山區數字農業農村先行區建設,圍繞獼猴桃全產業鏈打造,積極爭創獼猴桃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動獼猴桃產業鏈發展建設,包含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品牌營銷體系建設、市場流通的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流通信息化建設、維護安全穩定運行體系建設等。
在獼猴桃“水分子激活保鮮技術”存儲實驗成功的基礎上,今年8月份,魯擔產融與淄博市博山區攜手推進“源泉鎮農業產業強鎮項目”,通過布設模塊化組合式溫控裝備、自動化分選線等設施,打造“產、銷、存”一體化核心保障體系,徹底解決博山獼猴桃儲存、保鮮、營銷瓶頸,打通農產品“最先一公里”。
新采摘的獼猴桃被整齊擺放在濕潤、低溫的冷庫內,自動化分選車間里分揀設備正有序地運轉著。獼猴桃經過傳送鏈,根據個頭大小、果身軟度等標準被自動分揀至相應的位置,工作人員將分揀完成的獼猴桃進行包裝處理。包裝精美的“碧玉”獼猴桃被搬運至物流車上,等待進一步運輸、銷售。據魯擔(山東)城鄉冷鏈產融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曹昂介紹,源泉鎮產業強鏈項目是由山東魯擔產業公司組建,總面積5400平米,其倉儲面積1700平米,自動化分選車間800平米,是為滿足博山獼猴桃高端存儲全新打造的新模式、新裝備、新技術供應體系。
源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曉劍說:“省農擔水分子保鮮庫及智能獼猴桃分揀線建成后,成為博山獼猴桃實現高質量保鮮儲存的新突破,拉長了獼猴桃銷售的周期,保鮮庫大約可以儲存500噸的獼猴桃。打個比方,收獼猴桃6塊錢一斤,到冬天我們可以賣到9塊錢一斤。我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多出來的收益部分繼續反哺給果農?!?/p>
據悉,圍繞產業提升,魯擔產融還探索獼猴桃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種植合作社+營銷合作社”兩級合作社服務模式,形成種植、存儲、品牌、銷售“四統一”全產業鏈體系,鎖定基本收益、保障二次分紅,深挖產業增值收益。
近年來,源泉鎮加大馬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了“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獲得了省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獼猴桃成為村民致富的“金果果”,源泉鎮逐步走出了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截至目前,源泉鎮獼猴桃種植面積已經擴大到2萬畝,年產值近3億元,每戶收入達到4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