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警鐘案例,剖析曾任重慶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的何某違紀違法案例。何某把吃吃喝喝、收紅包禮金視為“掐蒜苗”,把莫收大“坨坨錢”當作“底線”,自認為把控得住,出不了大問題,結果是“溫水煮青蛙”,在自我麻痹中從破紀走向違法犯罪,陷入貪腐深淵。這警示我們,用自定規則代替黨紀國法,其實已經觸碰紅線,妄圖以此逃避監督和懲處不過是一廂情愿。
在何某看來,自己也曾劃出“底線”。他把“蔥蔥蒜苗掐點,偷雞摸狗莫來”掛在嘴邊,錯誤地認為吃吃喝喝沒事,收紅包禮金無妨,只要不拿大“坨坨錢”,就不會犯大錯誤。但是在吃喝享樂、小收小拿中,思想觀念已在不知不覺中變化,認為收5000元紅包與收5萬元,區別不過是數字后面多一個零而已。在這個過程中,他對黨紀國法失去敬畏之心,廉潔紀律、生活紀律、工作紀律通通拋之腦后。先前“偷雞摸狗莫來”的底線早就蕩然無存,在貪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自詡有底線,實則越紅線。吃吃喝喝、收紅包禮金本就觸碰紀法紅線,已是底線失守。小節不守,終累大德。許多案例表明,很多黨員干部就是從收一條煙、一瓶酒、一張卡開始腐化墮落,就是在“溫水煮青蛙”式的“圍獵”中讓別有用心之人乘虛而入的。在誘惑面前定不住神、立不住腳,貪欲的閘門一旦打開,就會愈陷愈深。事實上,在黨紀國法之外另立所謂的“底線”時,思想上已經松動、行為上已經失范,用“有底線”自我麻痹,后果一定是犯下更大的錯誤。
現實中,不少違紀違法干部給貪腐行為“定規矩”,實則是開口子。有的規定每次收錢不超過一定數額;有的“關系不好的不收、信不過的不收”,以此自我安慰、自我麻痹;有的在職時只辦事不收錢,其實是企圖“權力期權化”……這種所謂“有選擇”,其實是整個防線的松動,整條“底線”的后退。劃定所謂的底線、制定所謂的規矩,給自己設定“安全范圍”,以個人的小聰明來欺騙組織,以自己的貪腐邏輯來對抗組織監督,不過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最終只能是徒勞。
恪守紀律規矩、遵守黨紀國法,必須一絲不茍、不折不扣,決不能自定“規矩”、打“小算盤”。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要嚴守公私界限,管住“小”、禁住“微”,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砥礪品質,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