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名節、操守對于個人來說重如千鈞。但千鈞之重的名節卻取決于對待一絲一粒、一事一物的態度和取舍。正如清代廉吏張伯行的《禁止饋送檄》所說,“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古往今來,那些重名節、守清廉者,大都做到了非自己所得則一物不取。
一塊硯臺見風骨。宋人包拯調任端州知州,升為殿中丞。端州盛產硯臺,一些地方官借著向朝廷進貢的名義,向百姓索取大量硯臺以巴結權貴。包拯則命令制硯者制作僅夠上貢數量的硯臺。他在任職期間沒有拿過一方硯臺。堅持“不持一硯歸”,反映了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操守本色。
一條鯉魚知取舍。東漢中平三年,羊續任南陽太守。一天,府丞送來南陽特產白河鯉魚,寒暄幾句,扭頭就走,不容羊續拒之。府丞走后,羊續把鯉魚掛在門梁之上,此后府丞又來送魚,看到羊續的做法,便從此斷了念頭?!按蟊刈饔谛?#xff0c;多必作于少”。羊續從小節處抑大欲,終保大節,名垂千古。
一文錢中守大義。東漢時的劉寵,被稱為“一錢太守”。劉寵曾任會稽太守,除苛政,禁非法,郡中大治。離任之時,“山陰縣有五六叟,自若耶谷間出,人赍百錢以送寵?!薄皩櫜荒苻o,遂各選一錢受之”。出了山陰縣界,劉寵就把錢投到了江里,后人將該江改名為“錢清江”,還建了“一錢亭”“一錢太守廟”。為民辦事,本是本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是自然之事。百姓感激,略表心意,但為官者要分輕重、知底線,不可隨意拿人錢財。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明代況鐘,人稱“況青天”。明正統五年,況鐘赴京述職,蘇州大小官員和百姓紛紛贈禮送行。況鐘全部拒收,并以詩明志:“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淚注如泉”。還有明人于謙,寫有《入京》詩:“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些廉潔詩告訴我們,不管是一寸棉,還是一根線,皆事關個人名節,務必謹慎對待,保持為官本色。
今天,物質生活豐富了,少數人以為“一絲一?!辈恢祹讉€錢,不必太在意了。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須知,名節如璧不可污,“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紀律要求什么時候都不過時?!氨瞥钥寮耶?#xff0c;毛毛雨打濕衣裳”。拿一分錢財,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規矩,就留下一個污點;謀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萬事嚴中取,為官廉生威?!皩椝玖睢睏顦I功常練書法,一位基層干部送來一些宣紙被他拒之門外,他說:“越是權位重,越要在生活小事上防微杜漸。共產黨員的黨性陣地不能在一張宣紙上失守”。反之,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一旦不復顧惜,便會由風及腐、風腐一體。從查處的案件中不難發現,許多領導干部違紀破法,無不是從一包煙、一瓶酒、一頓飯、一張卡這些看似小事小節肇始的。
名節和操守,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黨員干部“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節操,做一個一塵不染的人”。堅持從謹慎對待“一絲一?!弊銎?#xff0c;在小事小節上嚴格要求、嚴格約束,真正把好理想信念的“總開關”,永遠保持忠誠、干凈、擔當的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