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 日前,以“發展高質量電商、服務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濟南)電子商務產業博覽會啟動,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農擔)受邀參展。記者了解到,山東農擔自2020年以來錨定數字化轉型,已經探索出一條從機制上破解農業融資“難貴煩”的新路徑。
“長期以來,農業金融存在選擇渠道有限、服務不均衡、信息不對稱等短板。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步伐?!鄙綎|農擔戰略發展部部長李玉林介紹,“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公司目前基本實現了數據聚合化應用、業務線上化運行、客戶精準化觸達、風險全流程管理、經營動態化管控等數字化經營管理模式。”
?大數據賦能企業決策和風險防控,成為撬動金融支農的新杠桿。今年7月,山東農擔正式實施“準白名單”制度,即結合產品方案準入標準、公開數據信息等,對采集的客戶數據進行交叉比對和篩查,排除掉規模、年限不符合標準以及涉及不良信息的客戶,形成準白名單客戶池,再通過公司客戶直通模式,實現批量獲客、精準營銷和自主風控。
支撐準白名單庫的“底座”,在于山東農擔基于數據中臺開發的涉農經營主體畫像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它們可以實現業務信息的多維度、多層級穿透分析。山東農擔通過省大數據局接入10個省直部門37個數據源接口,密切聯系省、市、縣三級涉農組織和機構,獲取與農業相關的數據5600余萬條,可對客戶進行多維度精準畫像。此外,以身份證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作為唯一標識,山東農擔形成自然人庫2462萬條,法人庫193萬條,可以滿足同一家庭經營不同自然人主體之間數據關聯比對、自然人與法人交互查驗等需求。
數據要素“上行”加速金融活水“下行”,業務辦理效率不斷提升。山東農擔開發的擔保業務管理系統實現了流程串聯、自動驗證、電子簽章、電子合同、掃碼繳費、業財一體化、電子發票等功能,讓業務流程從最初的線下手工作業、人工審查,到全流程一網通辦、“人機同行”審查審批,再到全線上秒批秒貸零人工干預。據了解,在擔保業務系統支持下,50萬元以下項目當天即可審批完成,100萬元以下產業集群、產業鏈項目2-3天,100萬元以上縮短至5-7天,確保資金及時到位、不誤農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