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2年金融支農十大創新模式與十大典型案例,山東農擔與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建設的“山東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數據服務平臺”成功入選金融支農十大典型案例,標志著山東農擔數字化發展再獲國家認可。
目前,平臺一期建設已順利完成并上線運行,應用效果逐步凸顯。
一是送“數”上門,引“水”下鄉。平臺已完成政策性農業保險、土地承包、家庭農場、信用評價等25類農政數據的接入,覆蓋省內1885萬自然人經營主體、193萬企業經營主體數據,基本實現省內主要農業經營主體農政數據的統一歸集。平臺開放標準數據接口13個,已為省內多家金融機構免費提供場景化數據服務,開通8個月的時間內,已累計調用超105 萬次,有效解決金融機構采集數據成本高、周期長、效率低、準確性差等難題。目前已撬動新增涉農貸款130億元,覆蓋約19萬客戶,切實打通了金融活水澆灌三農的數字化管道。
二是加“數”減負,增“信”提速。平臺以金融授信為主要場景,構建數據模型153個,日峰值數據跑批量近5000萬條,具備客戶畫像、數據服務、大數據決策等功能。山東農擔及金融機構依托平臺數據開發以保險、示范社等數據為驗證手段的“農耕貸”“煙臺蘋果貸”“保險貸”等秒批秒貸線上產品,為農村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提供了強大數據驅動。
三是以“數”鋪路,政“惠”萬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依托該數據平臺,通過“齊魯惠農”小程序為農戶提供供需撮合、政策性補貼申請及辦理、政策解讀、專家問答等一站式服務,農政服務的規范性、透明度和審批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切實暢通了惠農政策直達農戶的最后一公里。
山東農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引領,牢記支農惠農的初心使命,以打造“山東涉農數據一張網”為核心,以政銀擔合作機制為依托,持續推動平臺優化迭代,切實提升平臺聚數、治數、用數效能,更好發揮“政府+擔保+數據”疊加效應,為鄉村振興注入“數智化”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