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區朱臺鎮西單村依托山東農擔政策性擔保和農業銀行信貸服務,有效解決了因缺少抵質押物農業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實現了整村批量授信,統一規劃,統一運營,建設高標準蔬菜大棚。村里有了支柱產業,農民的腰包鼓了,家門口就能就業,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村創業。
一、依托資源稟賦,發揮能人引領作用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西單村敢闖敢試,就曾經創造過“北菜南種、南菜北運”的流通格局。新時期,如何打開村民致富和村集體增收的“雙贏”局面?成立合作社,搞大棚種植,建起大棚種植產業園成為解決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一是西單村老書記單臺階是全國勞動模范,一心想著帶領村民種植大棚蔬菜致富,得到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二是西單村有蔬菜運輸公司,從事運輸的人員較多,可以為蔬菜的運輸銷售提供配套服務。三是西單村有村民330戶1240人,土地1500畝,2018年,在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全村已完成土地流轉,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合作社,實現規模經營,村民也需要就業崗位。
二、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實現精準服務
土地流轉完成后,首先擺在村兩委面前的問題就是建設大棚的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建設一座高標準大棚需要70余萬元資金,村民自有資金遠遠不夠,老書記單臺階想了好多辦法融資都沒能辦成,幾次托人從銀行申請貸款,均因為大棚還沒建設,沒有收入,就算老書記的企業提供擔保,但沒有抵質押物仍然無法通過銀行貸出款來,啟動資金難壞了老書記和村民。
通過鄉鎮政府宣傳,山東農擔淄博管理中心與農業銀行主動對接西單村,立足西單村實際,按照大棚建設成本和種植投入等,為該村量身定制了西單村蔬菜大棚產業集群服務方案。方案制定完成后,西單村老書記跟村民們都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解決了建造大棚錢的問題,村民們踴躍報名,都想在產業園區內購置一個屬于自己的大棚。通過整村授信,農業銀行為41戶村民放款2050萬元,已建成高標準蔬菜大棚47座,并投入運營。根據蔬菜大棚種植戶的測算每個大棚的年利潤在30萬元左右,二至三年可收回投入成本。蔬菜的銷售有村里運輸公司負責,蔬菜的銷售無憂。
種植面積達6.8畝的6號棚內,“棚主”王芳正在用手機操作著噴藥系統:“現在當農民太幸福了,噴藥、控溫系統等全部實現了自動化,動動手指,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操作,看,棚頂的卷棉機也實現了一鍵操作……”2020年10月建造的全自動智能高溫大棚,從定植西葫蘆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以來,就入賬22萬余元,2023年到期的貸款,王芳2022年就已經全部還清了,像王芳一樣,提前還清貸款的農戶還有好幾個,大棚真真切切的讓農民富了起來。
山東農擔深度融入農業場景,立足各地實際,確立“以促進產業升級為抓手,賦能農業農村、促進產業升級”的發展理念,主動對接各級黨委政府農業產業規劃,開發優化產業鏈產業集群方案371個,從產業支持方向、服務對象選擇、擔保要素設計等方面改變傳統授信規則,實現期限精準匹配,盤活農村“沉睡”資產,引導合作銀行由“看資產、看流水、看押品”向“看人、看事、看發展”轉變,目前已覆蓋全省絕大部分特色優勢產業。
同時,基于農村金融服務場景需求,將農擔政策、產品方案、客戶名單向所有銀行開放、向全社會公開,推動合作銀行主動公開利率競爭支農,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產生了“鯰魚效應”,農擔客戶實際融資成本平均為2.69%,戶均減負近5萬元,極大增強了農民在使用金融服務時的話語權、主動權。
三、先進典型的推廣
富裕起來的西單村投資建設了西單村養老院,免費為村內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免費為附近的小學老師提供午餐。該村先后被評為“省美麗宜居村莊”、“省級文明村”、“省農業先進村”。
西單模式引起了朱臺鎮政府的重視和認可,將原來的西單村大棚產業園區,更改為朱臺鎮西單生態產業園,附近村莊的土地由西單村統一流轉,規劃蔬菜大棚擴建到140余座,西單模式由此推廣至全鎮,在我山東農擔的幫助下,西單村產業升級已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村民致富已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