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2月25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更加重視尊重和保障人權,更好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華全國總工會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等多個場合,強調要把竭誠為職工群眾服務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廣大職工群眾服務;強調要認真傾聽職工群眾呼聲,維護好廣大職工群眾包括農民工合法權益,扎扎實實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強調工會要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哪里的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會就要站出來說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做好新時代工會維權服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始終高舉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把人民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中國工會從誕生之日起,就在黨的領導下,將實現和維護職工利益作為重要任務,始終致力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近百年的中國工運史,貫穿著中國工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而進行的不懈努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1年8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不到一個月,就在上海成立了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第一個公開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表宣言著重強調要改良勞動者地位。1925年,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通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總章》規定工會八項職責之一就是保障工人利益,設法解決救濟與職業介紹。1926年5月,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明確提出“工會為工人群眾之經濟組織”,“經濟問題,工人在所必爭。經濟爭斗之發展,即為中國職工運動之發展”。把爭取、保護工人日常經濟利益,作為發展工會組織、推進工人運動的必要條件。1948年8月召開的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恢復成立中華全國總工會,通過《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明確宗旨為團結全國職工、保護職工利益。這一歷史時期,各級工會組織動員工人群眾不斷掀起工運高潮,在國統區開展爭取生存權利的斗爭,在蘇區和解放區推動制定勞動